但是这玩意放弃了保修,后来还是觉得不放心,又卖掉了。
存储方面的冷知识——RAID0/RAID5的硬盘URE“黑洞”经过亲自测试8TBx3 RAID5阵列,亲测DS1517+ 8TBx3磁盘RAID5阵列重构时间为大于6天。而且因为总容量到达了14.7TB,导致满足触发了硬盘URE“黑洞”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RAID0和超大容量的RAID5重构过程都不是安全,造成的原因是消费级硬盘的URE或者叫“不可恢复性读取错误”的指标保持在 这意味着每12.5tb的数据就可能出现一个错误。
对于一个由4个4T硬盘组成的raid5系统(或raidz系统)当一块硬盘完全损坏时,有接近100%的几率会遇到一个比特的数据出错。对于大部分的raid控制器来说这意味着重建失败。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块硬盘损坏就可以认为raid系统已经损坏,可以准备数据救援了(当然先得再准备至少3块4T硬盘)。
如果使用10^-15的企业盘或西数的RED pro仍然会有约10%的几率重建出错。相比它们高昂的价格这样的结果实在无法让人满意。
如果需要达成更高的可靠性应该使用raid6 或者 raidz2 或者3向镜像。在损失一块硬盘的情况下,再次在两个硬盘上同位置出现数据错误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注意这个错误不是坏道造成的,所以你无法通过SMART感知这个错误。然而超过12.5TB容量的RAID5的阵列重构机制强制对全盘数据进行CRC校验,校验的结果就这个有极大概率出现在12.5TB容量以上的数据读取中的URE错误会导致判断阵列读取出错,几乎100%会导致系统判定RAID5重构失败。
所以不建议在存储系统上使用消费级(含企业级SATA)硬盘进行RAID5阵列,而Intel S3610等企业级SSD的URE高达1% vs >99%。
所以PO主都是使用单盘存储数据,利用群晖的CloudStation和Hyper Backup备份功能,合理的对重要数据进行定期多盘多位置备份,在家用环境下,这样比RAID更适合更安全,管理起来也更方便。
参考文献:消费级硬盘raid5的实际可靠性不如单盘 via PCEVA
Empirical Measurements of Disk Failure Rates and Error Rates via Microsoft
Has RAID5 stopped working? via ZDNet
Unrecoverable read errors and RAID5 via
This can not be stressed strongly enough. There is never a case when RAID5 is the best choice
Why RAID-5 Stops Working in 2009 – Not Necessarily
总结
基本上家用NAS硬盘倾向于安静的默默工作,所以最后PO主打算剔除掉那些巨吵无比的高性能企业级硬盘,它们实在是不适合作为家庭NAS使用。而NAS硬盘定位中中比较,不考虑价格差异,我认为希捷酷狼性能和噪音控制更优秀一点。考虑西部数据红盘京东上开车价更多的话,哇哈哈哈你们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