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1|回复: 0

我的NAS解决方案 — TERRAMASTER 铁威马 F2-220 开箱拆机与评测

[复制链接]

883

主题

81

回帖

439

积分

中级渣柚V1

积分
439

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19-9-29 20: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NAS解决方案 — TERRAMASTER 铁威马 F2-220 开箱拆机与评测                           
                           
                           
                                NAS,全称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最早主要用于商业领域,这几年开始逐渐进入个人家庭,在站里潜水了几年,看到不少新生父母们为了保存萌娃照片购入了NAS设备。
    一开始我觉得像这种设备,无外乎一根网线连接一个硬盘盒,通过网络存储数据。数据一般存电脑上不就行了嘛。可是当我硬盘坏掉了,丢失了存了好多年的照片、音乐、文件、数据的时候,我觉得有必要上NAS了。
    当我们谈论NAS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是保存回忆。
    NAS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稳定。
    硬盘可以再买,可是数据却不一定找的回来。
    所以一开始我放弃了DIY一台NAS的方案。虽然可选择的范围多,但是由于不稳定,而且功耗大,没法保证7X24小时的数据存储要求。正好这个时候,论坛里的版主跟我说,铁威马发布了一款新产品,邀请我来评测。
    我所了解的铁威马前几年一直是主攻企业市场,诸如政府、大学、电视台、医院等,这几年发布的几款新产品能看出,铁威马逐渐开始在个人领域发力。虽说NAS对于个人用户来说还是小众产品,但是市场规模不容小视。
    厂商寄过来的是双盘位设备,型号是F2-220。这也算是张大妈首晒了,正好帮大家看看铁威马的个人产品怎么样。

1.外观及拆机1.1. 开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箱子外包装↑
F2-220双盘位NAS尺寸比较小巧,尺寸为长227mm,宽 119mm,厚133 mm,与iPhone5s对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正面照↑
    最喜欢的是前面板,金属质感的塑料材质亮银色漆面喷涂,颜值高。4颗LED指示灯及电源按钮,LED灯开孔非常小,使用的时候在夜晚不会刺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前面板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前面板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侧面的铁威马的英文logo↑

    相比于机箱的小巧,背面的200px智能温控静音风扇显得特别惹眼,实际使用下来静音效果也符合预期,放在客厅的机器运行时听不到风扇噪声,而且在系统中默认是根据温度自动调节转速,也可以手动设置风扇转速。接口有usb 2.0、USB 3.0接口各一个,一个千兆LAN口,另一个网口封闭了。后面板应该是铁威马NAS系列通用的,因为看过之前F5-420的评测,后面板也是这样,只是多了一个千兆LAN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后盖背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面板示意图↑
硬盘安装架采用的是快拆结构,不过没有采用硬盘免安装,安装硬盘时仍需要使用螺丝刀。硬盘支持热拔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硬盘安装架快拆结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硬盘内部安装空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硬盘安装架正面,上面标注了盘位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硬盘安装支架背面↑
    F2-220可以安装sata接口3.5寸与2.5寸硬盘(电源接口也为sata接口),并且在硬盘安装支架背面标注了不同尺寸硬盘的螺丝安装位置。安装支架是塑料材质的,这点有些遗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安装支架背面标注不同尺寸螺丝安装位置↑
    最后上一张全家福:电源采用外置变压器,实际上机器内部空间比较富裕,完全可以做到内置。配套的网线是cat6线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包装内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全家福↑
1.2. 硬件拆机    F2-220的CPU采用的是CPU是J1800@2.41Gz(双核心,22nm),内存是2G。贴张官方参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硬件参数表↑
    F2-220是抽拉式结构,卸下背面上的四颗螺丝就可以拆机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机箱右侧↑
    机箱除了前面板与后面板是塑料金属喷漆,其他部位是一体成型全铝机身。由于这颗J1800芯片本身散热并不多,而且机身空间尺寸富裕,散热不成问题。当然为了保证散热,机身底部开了大量的进风孔。实际使用下来,室温28℃的情况下机器的温度控制在20℃左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全铝机箱壁厚比一元人民币要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机箱底部大量进风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主机支架及主板结构,空间比较富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主机支架及主板结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px智能调速风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后面板是塑料材质,金属色喷漆,要是全铝就更好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硬盘安装支架在机身内位置↑
    设备本身在主板上固化了2G内存,由于linux系统本身的内存管理机制,为了充分挖掘内存的快速存储能力,内存加载率一般维持在99%左右,在加载全部应用中心插件的情况下,一周高强度数据传输使用并未见系统反应迟缓的状态,由于目前铁威马还没有开放第三方插件安装,2G内存足够满足正常使用,不过机器也预留了一条内存扩展插槽,可以安装笔记本DDR3内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机箱左侧可以快速安装扩展内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主板背面有DDR3 SO- DIMM内存插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主板接口及阵列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PU散热采用了无风扇设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机身内部留有两个USB2.0接口↑
     在拆机中发现,F2-220采用的应该是外置USB安装系统方案,这种方案优点在于不受硬盘影响,即使硬盘损坏了,系统仍能正常运行。联想到一些DIY NAS也采用了外置USB方案,F2-220的可玩性有想象空间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G SanDisk U盘↑
     比较好奇U盘里的内容,查看了一下,已经使用了300M,但看不到具体内容,U盘格式也未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盘内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双盘位磁盘阵列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主板全貌↑
2. 数据性能评测2.1. 准备    第一次使用F2-220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下载系统文件与TNAS客户端。由于F2-220出厂未设置固定IP地址,第一次连接F2-220需要使用TNAS客户端查找设备IP地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官网下载↑
    NAS需要通过网线连接传输安装数据,我建议第一次安装系统时使用直连电脑保证数据传输稳定性。由于我的电脑有一个无线网卡,一个板载有线网口,桥接两个连接,这样连接nas同时也可以联网了。这个小技巧也适用于多网口连接,由于测试时发现如果不固定电脑本机的IP地址,会出现桥接后F2-220无法联网的问题,所以首先固定一下本机I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固定本机IP↑
    以XP系统为例,框选两个连接,右击鼠标弹出菜单,点击桥接,稍等即可。其他版本win系统操作流程大同小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桥接连接↑
    安装TNAS客户端并打开,之后点击放大镜图标就能自动找到F2-220,第一次使用时自动提示设置固定I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搜寻F2-22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自动提示更改F2-220的IP地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更改F2-220的IP地址↑
    设置好后,在浏览器中输入刚才设置的IP地址,就可以进入TOS系统了。
2.2. 第一次配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次进入TO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硬盘检测↑
    检测硬盘是否能够被F2-220识别,官方建议的NAS硬盘有以下几种。当然不在列表钟的也能用,只是可靠性不如NAS专用盘。还是建议有条件上NAS专用盘,毕竟数据无价,以前丢过一次数据,多年的回忆一下子就没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官方建议NAS专用盘列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体检完成↑
    在这个时候需要注意一下,第一次使用F2-220的时候只能识别HDD1盘,HDD2是不识别的,LED指示灯也不亮,在安装完TOS系统后会自动识别HDD2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安装系统↑
    建议将系统文件下载后手动安装,注意第一次安装的时候在官网上下载系统文件选择全新安装固件,不要选择更新固件。以后使用中F2-220可以自动更新系统文件的。系统安装大约花费3分钟左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初始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选择磁盘阵列类型↑
    由于TOS系统是铁威马NAS系统通用的,所以其中会有RAID5、RAID6、RAID10类型,这几个类型是在多余4个盘位上用的,在F2-220上是不可用,选择后会有提示。F2-220能用的有RAID0、RAID1、Single Disk、JBOD这四个类型。科普一下这些阵列类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格式化磁盘,格式化后是ext4类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格式化1T硬盘用时约5分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自动跳转到登陆TOS,默认用户名跟密码都是admi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OS桌面↑
至此F2-220第一次配置完成,安装耗时大约为15分钟。
2.3. 数据传输性能测试    NAS设备最重要的就是网络数据传输性能,这个会受到内网传输速度、硬盘性能及软件稳定性影响。在现在千兆内网与7200转速硬盘性能局限下,主要差别就在于软件方面了。经过一个周的使用,F2-220内网传输非常稳定,基本跑满千兆内网带宽。
    数据样本我用了平时经常传输的数据类型跟大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文件测试,17个文件,共计20.5G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文件测试,共计574个文件,2.44GB↑
2.3.1. RAID0模式下数据传输性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文件测试,从电脑传输到NAS,平均速度85MB/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文件测试,从NAS传输到电脑,平均速度70MB/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文件测试,从电脑传输到NAS,平均速度45MB/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文件测试,从NAS传输到电脑,平均速度35MB/s↑
2.3.2. RAID1模式下数据传输性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文件测试,从电脑传输到NAS,平均速度85MB/s(在RAID1数据备份过程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文件测试,从NAS传输到电脑,平均速度37MB/s(在RAID1数据备份过程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文件测试,从电脑传输到NAS,平均速度35MB/s(在RAID1数据备份过程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文件测试,从NAS传输到电脑,平均速度16MB/s(在RAID1数据备份过程中)↑
    我截图的时候正好赶上了RAID1数据备份,备份过程对盘内读取速度影响还是挺大的。等盘内备份完成了,数据传输速度基本上恢复到了RAID0模式水平。
2.3.3. 外接USB设备数据传输    由于F2-220可以外载USB存储设备,测试了一下USB 3.0接口的传输速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本地传输至USB,大文件传输平均速率70MB/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SB传输至本地,大文件传输平均速率30MB/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NAS传输至USB,大文件传输平均速率40MB/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SB传输至NAS,大文件传输平均速率30MB/s↑
    看起来USB数据传输瓶颈在USB 3.0接口的读取速度上,不过这个速度我用来读取相机SD卡或者移动硬盘临时导数据还是足够了。
3. 软件配套   现在硬件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下,厂商也逐渐想摆脱拼低价的怪圈,能看到现在有更多的厂家开始拼软件生态化。这次升级的TOS 3.0系统,可以看出铁威马开始在软件层面发力。
3.1. 控制台    F2-220所有的程序设置都集中在控制台里。
3.1.1. 用户与权限    由于TOS系统基于Linux系统,所以权限管理很全,在用户与权限分组里可以很直观方便的进行设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用户设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用户组设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共享文件夹设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OS系统支持的权限管理↑
3.1.2. 网络服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网络设置↑
    F2-220只有一个LAN网口,在铁威马其他多盘位NAS型号上有两个LAN口,可以设置链路聚合,提高千兆内网单线传输速率上限。
    设置里面的WiFi有点意思,可以插入USB无线网卡,但目前只支持指定的无线网卡型号,我在官网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试了一下,我的FAST 150M的无线网卡无法识别,看站里网友测试磊科的一款ac网卡可以识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文件服务↑
    TOS系统支持FTP、SMB2、AFP、NFS、WEBDAV协议。Win、Mac还是Linux系统都可以访问。我平时内网用的最多的还是SMB2,外网远程传输还是FTP更可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支持协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elnet/SSH与SNMP设置↑
    这个选项可以设置F2-220的Telnet/SSH。通过Telnet跟SSH可以登录F2-220的Linux命令行界面。还记得好久之前发的那篇MyBookLive跟MyCloud安装芒果云系统吗,就是通过SSH进入设备安装第三方插件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网络服务器↑
    这个选项可以把F2-220变成网络服务器,配合应用中心里的MySQL插件,可以在NAS上安装wordpres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PnP服务↑
    打开这个选项,可以推送音乐与视频。
3.1.3. 储存管理    在这个选项里可以设置RAID模式,管理外接USB设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硬盘状态查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磁盘阵列管理↑
    在这里可以重新设置RAID模式。在RAID1模式下磁盘出现掉盘情况或者损坏故障,更换硬盘后需要在这里手动设置一下,系统不会自动镜像备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SCSI Target设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SCSI设置↑
    这里可以进行iSCSI磁盘的创建与连接。那什么是iSCSI磁盘呢?iSCSI磁盘就是将远程电脑里面的磁盘链接到本机上,跟映射磁盘不同,有些程序并不能很好的支持映射磁盘,但是iSCSI磁盘可以直接识别成本地硬盘。以前网吧里的无盘系统有一些就是通过iSCSI磁盘来实现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外接储存设备↑
3.1.4. 通用设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区域、时间设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硬件与电源↑
    这里可以设置风扇的转速,远程重启NA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邮件通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SL安全证书↑
     这个可以生成SSL证书,通过SSL安全链接到F2-220。要是外网远程链接传输数据还是建议开启SS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系统更新与还原↑
    在这里可以在线更新TOS系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硬件信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服务状态↑
这里可以看到各个程序及端口状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资源监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系统记录↑
    可以查看事件记录,联网用户,在线用户。
3.2. 应用中心    现在应用中心有9款应用,都是使用率很高的程序。对比站里之前的晒单,我发现铁威马最近又添加了几款新的应用。可是还是没有心心念的私有云文件同步应用。自从快盘关闭之后,办公文件的同步就成了大问题了,对比了几个免费同步软件,暂时只有360网盘还能替代,只是功能跟快盘相比差了很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应用中心程序列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Dropbox Sync↑
可以将F2-220里的文件与Dropbox同步。可是Dropbox是什么?国内能用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Tunes服务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Tunes服务器设置↑
使用的是mt-daapd程序来实现iTunes服务器,在这里可以设置需要分享的目录、文件类型的选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MySQL服务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MySQL服务器设置面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lex Media Serve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lex Media Server账号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lex Media Server设置向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lex Media Server添加媒体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lex Media Server添加媒体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lex Media Server设置外网访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lex Media Server控制面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PnP媒体服务器↑
这个应用算是简易媒体服务器,功能不及Plex Media Server,胜在设置简单,并且不需要建立索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手机上使用BubbleUPnP播放器可以搜到F2-220的UPnP媒体服务器,库里显示的就是UPnP媒体服务,Plex Media Server:TNAS-529D就是刚才在Plex里设置的名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VN Server↑
      最近在研究能否通过SVN来实现外网文件同步,有研究的朋友请告诉我一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花生壳↑
    虽然TOS里自带远程登录,但目前铁威马的远程登录账号并未完善,外网链接NAS还得是花生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T下载中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T下载中心设置↑
我使用BT下载还是比较少,还是希望后续能添加aira2应用跟百度云同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邮件服务器↑
3.3. 备份中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备份中心↑
   TOS系统支持Rsync、Time Machine跟外置存储备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备份支持列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Rsync服务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Rsync远程备份↑
    Rsync是类unix系统下的数据镜像备份工具,支持本地复制、远程同步,或者与其他SSH、rsync主机同步,一般用于Linux系统之间相互备份及网站的备份。通过两个选项,可以在NAS与NAS之间进行数据备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ime Machine↑
    名字翻译的有些水了,看到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文件历史记录,看介绍才发现是Time Machine功能,只能用于Mac计算机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通过USB备份至外接装置↑
3.4. 远程登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远程登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NAS.online设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DDNS设置↑
    现在支持dyndns.com跟noip.com两个DDNS服务器,个人感觉国内环境下还是花生壳更容易连接。
3.5. 其他程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OS桌面可以使用右键,操作与win系统无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手机上登录TOS,现在还没有适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用户登录名与密码设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OS主题更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OS桌面壁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音乐播放器与食品播放器样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音乐播放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视频播放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文件管理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照片查看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DF文件查看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文档编辑器↑
4. 场景方案    作为一款NAS设备,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数据存储,在电脑端有很多软件可以实现数据同步跟数据下载调用。而在手机端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像群晖、威联通等都有自己手机APP。当然要是没有厂商适配APP,也可以使用第三方软件来实现。我总结了一下平时使用的场景,对比了很多方案,找到了目前最适合我的解决方案。
4.1. 备份同步    这是NAS的基本功能,我对比了很多软件,最后电脑端使用的是FreeFileSync软件,是一款开源免费的软件,其他的诸如GoodSync、AlwaysSync等要么需要注册,要么使用太复杂。而且FreeFileSync是跨平台,有win、mac、Linux版本。无线端使用的APP是FloderSync,也是一款免费软件。更重要的是这两个软件可以设置自动化同步,只需要提前设定好了,后台自动运行,不用每次手动同步。
4.1.1. 电脑端FreeFileSync    这款软件界面非常简洁,左侧跟右侧分别对应两个需要同步的文件夹,可以手动调整文件同步的方向。一般只需要点3次鼠标就能完成同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软件手动操作流程↑
    第一步,左右两侧设置好需要同步的文件夹,然后点击“比较”按钮。
    左右两侧点击“+”按钮可以添加多路径。程序会自动根据文件名跟日期分析文件差异。有些软件使用MD5或者CRC32来进行文件对比,其实在使用过程中我感觉用文件名跟日期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文件同步了,使用MD5或者CRC32进行对比反而由于需要计算文件信息,对比速度会变得非常慢。
    第二步,对于有冲突的文件设置好需要同步的方向。
    第三步,点击“同步”按钮,确认即可完成同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完成同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界面简洁,设置可不简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设置批处理↑
    软件还可以设置批处理,所有同步设置好了可以打包成一个批处理文件,比如备份照片、同步办公软件等,有点像word文档模板。
    另存为批处理文件后,可以使用软件自带的RealTimeSync设置成定时同步。遗憾的是目前软件还没有文件变动自动同步功能。估计以后肯定会有的,毕竟开源,需求多了会加上的。
    RealTimeSync可以后台常驻,也可以使用Windows的任务计划程序定时运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RealTimeSync设置定时同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以后台运行↑
4.1.2. 无线端    手机跟Pad上采用FolderSync同步。FolderSync支持很多云盘空间协议,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可以设置连接指定WiFi自动运行同步计划。这样当回到家,手机自动连接家里WiFi的时候,照片可以自动同步到NAS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olderSyn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olderSync主面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创建同步向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创建账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账户类型↑
    FolderSync 支持的云端空间着实不少,包括 OneDrive,Dropbox,SugarSync,Bitcasa, Ubuntu One,Box.net、 LiveDrive、 HiDrive、 Google Docs、 NetDocuments、 Amazon S3、 FTP、 FTP、 SFTP,WebDAV 或 Windows 共用 (Samba/CIF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填写服务器信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设置同步方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选择同步目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设置定时同步计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同步状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同步高级设置↑
4.2. 照片查看    手机照片同步到NAS里可以用FolderSync,要是查看NAS上的照片用什么呢?在电脑上可以使用网页浏览器登陆到TOS,在手机上可以有些自带文件浏览器有访问远程服务器的功能,或者使用ES文件浏览器也可以。我个人使用的是快图浏览APP,访问速度快,而且颜值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快图浏览A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添加远程服务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添加远程服务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设置登录信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选择浏览文件夹范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插入相机SD卡↑
    在F2-220的USB接口接入相机储存卡,手机上就可以访问编辑或者同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文件浏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以查看视频缩略图↑
4.3. 下载机    现在经常使用NAS设备来下载视频,在电脑上搜到的高清资源,可以提交到NAS上队列离线下载。由于TOS系统目前还不能安装aira2下载程序,所以我利用一台瘦客户机来当下载主机,F2-220作为储存盘。这台瘦客户机型号戴尔网思wyse c90,功耗不到9w,可以运行精简版X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戴尔网思WYSE C90瘦客户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设置磁盘映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迅雷存储设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百度云存储设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百度云外网推送文件到NAS上↑
4.4. 媒体播放    看高清视频,可是手机跟PAD的储存空间有限怎么办?使用ES文件浏览器+MX Video Player来解决。高清视频资源放在NAS上就好了。这个方案搭配花生壳可以在外网远程访问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打开ES文件浏览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添加局域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扫描到NA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进NA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选择视频文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选择MX Player播放↑
    音乐使用BubbleUPnP的推送更方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打开BubbleUPn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LIBRARY标签里选择推送源↑
     在家里电视上看高清怎么办呢?电视网络盒子连接NAS就行。我习惯用小白播放器APP来播放,操作很适合电视遥控器,而且自带海报获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白播放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主界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自动根据文件名获取海报封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操作适配遥控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搜寻内网设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找到NA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选择视频文件↑
    经过这一周的折腾,终于把NAS的方案搞定了。其实也是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相同的功能可以挑选自己用的顺手的软件来实现。
    相比于DIY的NAS设备,我个人感觉厂商集成化方案更为稳定易用。跟同价位群晖比较,铁威马在配置上还是有优势,如果后期在软件生态上完善一些就更好了,要是能开放应用中心第三方插件安装可玩性就更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矿渣社区 ( 黔ICP备2024020525号-1 )

GMT+8, 2024-6-28 15:01 , Processed in 0.05642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