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18|回复: 0

家庭NAS进化之路 篇一:0噪音低成本NAS组建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883

主题

81

回帖

439

积分

中级渣柚V1

积分
439

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19-9-29 20: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庭NAS进化之路 篇一:0噪音低成本NAS组建经验分享                           
                           
                           
                            大家好,我又来了,年初时候发了一个笔记本改NAS的原创,鼓励者不少,批评也很多,大家有评论说明还是有很多人关注这些内容,有人看就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笔记本DIY家庭NAS进化之路一、开篇说明本来是长草要入一个NAS,主要应用需求为高清电影和追剧,初步选型基本锁定在群晖和威联通,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了很多DIY的NAS文章,于是草又蔓延到了组装NAS的队伍,继续研究了一段时间配置后,尚未来得及下手,就因年底事情太多暂时搁置了。忙过一段时间工作后,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了,Yimosun| 182 评论141 收藏814查看详情
笔记本改的那个用了一段时间,已经比较稳定了,存在的几个问题比较纠结
1.散热不理想,虽然后来改进了一下风扇,不会温度过高导致死机,但是仍然有些高
2.不够美观,由于核心都是笔记本拆机件,固定在itx机箱内并不完善,比如电源拖在外面没处放
3.功耗过高,没有实际测过,人工目测至少有20-40W之间
忍了没几天,还是没忍住又开始折腾,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回整个采购过程比较顺畅,不过组装配置的过程还是有不少波折
首先列一下主要配件
机箱是装新主机时凑单的,凑完单减免金额基本等于机箱没花钱
主板和电源是闲鱼淘的ITX规格工控板,主要看中了低功耗和带电源模块和内存,一共65,百+千双网卡,集成N270cpu,被动散热,主要缺点是只有2个sata,且没有pcie插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硬盘还是用原来的NAS拆下来的硬盘,资料不多暂时够用
DC电源也是上次买的笔记本电源,直接拿来用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其他配件也就是U盘、各种线,需要注意的是DC-ATX模块要看主板是20pin还是24pin,比较新的主板都是24pin了,这里注意别搞错
组装的过程很简单就不说了,直接上几个装完的图,实际上是今天才拍的,装的过程已经是几个月以前的事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正面效果,黑色铝制ITX机箱,效果很好,就是边缘有些割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买的主板没有挡板,暂时还没找到能配上的,由于没有风扇,又放在角落,所以吃灰不多暂时这样用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内部效果图,下边硬盘是固定好的,右边还可以安一个3.5的,如果上硬盘架可以安更多,不过主板和供电会是局限,DSM也有限制,这个后面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DC-ATX电源效果,大小刚好放在机箱背部,用扎带固定好,很稳。正常用手摸上去略热
软件部分:
首先说明的是,这款集成主板CPU是N270,是不支持64位指令集的,不支持64位指令集的,不支持64位指令集的
所以不管你装什么系统只能装32位版本的
开始装了下win server2008 32bit,没什么问题,内存如果可以扩展到2G很稳定,就是待机温度有点高,双网卡都可以正常使用,速度跑不满千兆网卡上限,大约在80M/S左右,可以接受。
后来还是尝试更换到DSM系统,这里才是重点
正如前面所说,只能是32bit的系统,对应DSM基本就是DS214等几个低端型号的固件,最容易找到的就是DSM 5.0-4528 对应214play的版本了
安装过程大妈站内有不少分享,网络上也很多,基本过程与64bit没有太多差异,这里罗列几个我遇到的容易出错的地方,我用了接近1周的时间每天晚上反复尝试了至少40+次,仍然没有完美解决所有问题
  • 引导盘要用32位专用的,不能和64bit版本混用,引导方案常见有2种,nanoboot和XPEnology gnoBoot,后者更简单,当然如果你熟练前者也可以,我用的前者,引导文件要和固件匹配
  • 双网卡注意可能群晖不支持,我的只能识别百兆,千兆用不了,分析原因可能有2个:一是缺少驱动,二是固件不支持双网卡,后来实在懒得研究,而且主板BIOS不能单独禁用百兆网卡,就百兆凑合用了,选板时要注意网卡型号。
  • 自己组NAS很多人都会买2手工控板,价格低且功耗小,缺点是sata口少,而且一般都带IDE接口,注意如果IDE接口是HD0,而你插入的SATA硬盘是HD1的话,安装固件时就会出现硬盘损毁的提示,或者安装成功后无法进入系统,始终显示待转移,需要BIOS能调整顺序才可以安装,嗯至少我遇到的是这样
  • 32位固件只支持双盘位,即时你扩展出接口也不行(此点我还未实际验证,不过看固件对应的白裙型号有这个可能)
  • DC-ATX模块功率有限,带过多硬盘请用标准电源,可以选择带温控的,40度一下风扇不转,就是略贵,我主机用的银欣温控600+软妹币
  • 百兆网卡峰值也就11M/S,我50M带宽挂上迅雷远程下载后,基本就难访问文件了,所以我都是设置远程设备在18-23点限速下载,以保证正常使用时的体验

    [/ol]总结
    优点:
  • 超低功耗:N270单核1.6ghz,TDP只有2.5W,加上1块硬盘,最多也就10W ,毫无压力
  • 0噪音:除了硬盘声音,没有风扇,都是被动散热,噪音完全忽略。我甚至只能用面板的硬盘灯判断是否开机
  • 稳定性好:DSM对系统配置要求低,512M内存即可流畅使用,目前使用几个月没有任何故障
  • 价格低廉:排除硬盘,一共支出不到300元

    [/ol]缺点:
  • 32位系统有局限,部署和扩展性有限,注重这2点的话请三四
  • 工控板接口贫瘠,需要的没有,不需要的好几个
  • 性能薄弱,需要HTPC功能的话无法满足
  • 双网卡或千兆网卡支持有限,百兆网卡传输速度只有11M/S

    [/ol]总体来说,300元搞定一个初级需求家用NAS,满足低功耗和低噪音的主要诉求,平时不折腾,做到随时能用、好用。
    想哪写哪,欢迎指正,轻喷也可。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矿渣社区 ( 黔ICP备2024020525号-1 )

    GMT+8, 2024-6-28 14:38 , Processed in 0.05439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