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80|回复: 0

SONY 55X8000E+N1+KODI(CoreELEC),电视爱惜者的福音

[复制链接]

883

主题

81

回帖

439

积分

中级渣柚V1

积分
439

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19-9-29 20: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ONY 55X8000E+N1+KODI(CoreELEC),电视爱惜者的福音                           
                           
                           
                            前言前段时间SONY 55X8000E电视安装KODI,通过共享访问4K电影,折腾了几天,使用到现在感觉一切安好,感觉比较圆满,暂无升级的必要。必竟我对电子产品总的指导原则是:买来是用的,不是折腾的。
前折腾有两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ONY 55X8000E+KODI=最佳拍档?小编注:此篇文章来自#原创新人#活动,成功参与活动将获得额外100金币奖励。详细活动规则,请猛戳此链接!注意:本文所需要的文件全部存放在网盘,提取码:id5z,以下不再说明。缘起原来的旧电视不是4K的,但是PC先上了一个4K的DELLP2715Q。从此后走了一条4K优先的的观影之路。然而这台显示器不盯当猫| 229 评论340 收藏2k查看详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ONY 55X8000E+KODI=最佳拍档?(番外篇)小编注:此篇文章来自#原创新人#活动,成功参与活动将获得额外100金币奖励。详细活动规则,请猛戳此链接!追加修改(2019-02-2814:43:33):感谢19楼janeyre提出的文件替换路径,大家下载我网盘中的View_54_InfoWall.xml进行替换就可以了,更省心。以下janeyre盯当猫| 54 评论75 收藏651查看详情
最近因为看到群友用N1安装UniFi Controller成功,比UCK更为稳定,而且价格十分友好,寻思着这感情好,不用PC,比树莓派还便宜,于是也在某鱼下单,费用115元(含N1,山寨某米遥控器 ,双头数据线一根)。
N1的硬件配置可谓是深得我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N1配置
没错,1000Mb的有线网口!很多盒子都是100Mb!无线有5G。能解码4K、HDR。虽然USB接口寒酸了一点,我寻思说对我也没有什么用,我不用来挂NAS,我有下载的小机器(有空可以聊聊我的HP T610)。
等等,以上配置,还有配了一个遥控器,这些给UniFi Controller有什么关系?
实质我的内心中,还是想说可以当个媒体盒子玩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外观展示收到货,我感觉店家所言9成新是很实诚的,成色不错,只有灰尘没有划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N1正面接口
可以看到N1的接口有一个1000MB网卡,一个HDMI2.0接口,两个USB2.0接口,我想老司机应该耳熟能详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背面标的H.265、4K可谓十分诱人。
遥控器就是很常规的了,我觉得没必要上个镜。双头数据线更不用发图充数了。
安卓系统 收到时店家已经刷了一个盒子的系统,我看了一下应该是webpad的官改v2.2,预装的当贝桌面。
这个系统的桌面就是这样子(云视听小电视和KODI是我后装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个桌面很神奇一点是,只能设置WIFI。系统设置里面也没有有线网络的设置。问店家,店家说有线可用的,插上网线即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没有有线设置
于是我把WIFI禁用了,插上有线,随便打开一个可以看网卡地址的APP,发现确实已经分配到IP地址。什么时候有线已经多余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很意外的是我的SONY遥控器直接可以控制N1,有点迷惑,我确实没有配对这个过程啊。后面想想我的N1的HDMI 线是接在SONY电视的ARC接口,那么就好解释了,是因为HDMI 1.3开始支持的CEC功能。咳,我无处安放的山寨某米遥控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好了,开始安装KODI了,使用KODI最新的版本,安装上没有问题,能正常启动进入界面,做些简单调整开始添加媒体。
我在前面的文章说过,我们可以通过插件BACKUP备份还原的方法来快速添加媒体,其实还有些小方法也可以加速添加媒体这个过程。添加媒体最慢的不是扫描视频文件,而是从外网搜索下载视频的相关资料。所以我们如果把媒体的相关资料和媒体文件放一起,KODI搜刮的时候直接从本地读取,就会大大加快媒体添加的速度。
很简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导出资料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到底是导出到多文件还是单文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单文件可以用导入资料库来还原,多文件是每个视频文件的资料都保存在相对应视频文件所在文件目录。我的建议是多文件,这样保存,以后你随意拷贝任意电影视频文件,因为资料都随着走,在任意设备添加都是很简单的。比如你现在要整合你的电影文件目录势必要调整目录,又或者你要拷些电影给你的朋友。
好了,现在我们的KODI已经添加了所有电影文件。播放大码率4K文件,没问题,播放HDR,没问题。但是问题来了,SONY电视显示我们播放的电影其实是1080P的。何以见得?因为在界面切换,媒体播放初始,SONY电视 左上都会显示一排音视频的信息。
是因为我们的KODI不是硬件解码?查看设置是硬件解码。难道是因为我们用的KODI?用系统自带的播放器以及MXPLAYER等,输出都是1080P。
网上一搜索,看见有人说用ADB强制设置界面为4K?好吧,我用ADB没法调整,但是系统本身有调整的功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系统显示设置
于是设置成4K,确实SONY显示是4K的输出了,但是!!显示效果是非常的差。不管是系统的界面,还是KODI的播放视频,连字幕都有毛边。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这种方法感觉就是强行对界面和视频进了拉伸,而不是点对点的4K。
没爱了。

CoreELEC系统闲置N1两天后,闲逛的时候发现momokind发布N1适配的CoreELEC-9.0。于是手痒又起了折腾之心。
CoreELEC是什么?按照官方的说法:”CoreELEC is a ‘Just enough OS’ Linux distribution for running Kodi on popular Amlogic hardware.
CoreELEC is a fork of the LibreELEC project with a stronger focus on Amlogic hardware and the community.“
所以这个是专门针对Amlogic设备,LibreELEC 的一个分支,以KODI为主的一个定制Linux系统。
尊重原作,传送门:N1适配的CoreELEC-9.0最终版本发布了,可以写入eMMC正常启动
安装完CoreELEC-9.0后,意外的发现安装异常的简单。
下载N1适配的CoreELEC-9.0的包以后,再下载USBImageTool这个写盘工具。准备一个U盘,大小可以很随意,大于500MB即可。插入U盘,打开USBImageTool。选中U盘,稳重点,先重置,再恢复,恢复时会提醒你选择恢复的包,选择CoreELEC-9.0的包即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后弹出U盘,插入N1上,开机,如果进入的还是原来的安卓系统,这时需要做一个简单的操作:
adb connect 192.168.2.6
adb shell reboot update
请把192.168.2.6换成你N1相应的IP。
系统会重启,N1就可以从U盘启动CoreELEC了。启动时无非是设置网络及SSH之类的,都很简单。意外的是,我这时SONY遥控器仍然可用,如果你电视不支持ARC的,这时就要接键鼠了,必竟这个时候你N1配对的遥控器已不可用了。
设置完后就进入KODI了,设置下一些基本的东西,比如界面中文,开始添加媒体。添加完成后播放4K视频,这时SONY显示是4K了,NIC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测试大码率及HDR的电影,非常流畅,快进快退丝般顺滑,一切正常。
另外,因为有线的原因,原来WIFI很卡的IPTV组播,现在已经能正常观看了。
所以不到100元的盒子当家庭媒体播放器,简直太好了。
因为是Linux系统,所以相应的软件就比较少了,不过于我而言,我只需要KODI就可以了。
我并没有想过要写入eMMC,我觉得用U盘其实挺方便的,完全没有风险,而且U盘好便宜的说。就这样先用用N1,过段时间再安装ubnt controller。

题外话:截屏
为了发文章总得有点贴图吧,要截屏吧,摄屏这种麻烦事我从来都不想不做,太麻烦了。以前在设备上安装 APP来截屏,因为预装这个系统已经打开了ADB远程调试,那么多很东西就很简单了。写了一个批处理专门用来截屏,可以说是十分方便了,直接截屏后保存在本地电脑上,这怕是比摄屏和APP截屏简单多了,关键还高清不变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本地保存的文件
   需要用到的命令并不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最后上面扯的有点远了,脉动回来。
很多人对电视机非常的珍惜,总觉得运行太多APP,或者解码4K,会伤害到电视机。我个人觉得这有点多虑了。象电视这样的电子产品,注定无法成为传家之宝。现在4K美滋滋,过几年8K成常态。我经常在看到有些人说现在1080P就够了,4K没资源之类的,拜托,现在4K资源不要太多好嘛,新片基本都有4K,而老片也在不停的出4K版本,比如现在007系列,出了几十部4K(当然,这种老片出4K,也不觉得就比1080好上许多)。
好吧,如果真的有考虑保护电视,那么这个不到一百元的盒子让人舒了口气。便宜,并且还有1000MB有线网卡,完全不用去考虑无线的带宽,不用费心去设置缓存,不用把SMB更换成FTP或NFS。
可以说是很轻松的4K家庭影音方案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矿渣社区 ( 黔ICP备2024020525号-1 )

GMT+8, 2024-6-28 15:07 , Processed in 0.05088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