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5|回复: 0

500元打造10盘位NAS

[复制链接]

883

主题

81

回帖

439

积分

中级渣柚V1

积分
439

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19-9-29 20: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00元打造10盘位NAS                           
                           
                           
                            小编注:此篇文章来自#原创新人#活动,成功参与活动将获得额外100金币奖励。详细活动规则,请猛戳此链接!
前言:已经是9012年了,NAS对于大妈用户早已不是陌生事物,无论是买成品NAS还是自己组装,都有了很多文章介绍,写类似文章重复建设意义不大。那么开门见山,本文的亮点在于,如何只花500元搞定一个10盘位NAS,盘位单价只有50元!
价格虽然有限,但也不能完全捡垃圾,毕竟硬件有价数据无价,NAS的硬件一定要以稳定和安全为核心,并且在有限的预算下多上盘位,那么,笔者的选择就是:品牌机准系统。
所谓准系统,就是去掉cpu、内存、硬盘的品牌机。企业为了控制库存成本,先订购一堆机箱主板电源等市价波动小的产品组装成准系统,然后按照市场需求采购cpu内存硬盘等价格波动大的产品组装成整机,这就是准系统的来源。
采购和开箱:这次组装10盘位NAS的准系统,笔者选择了惠普的8200 MT(Mini Tower),该准系统采用了一般品牌机不多见的ATX大板结构,拥有3个光驱位和3个3.5硬盘位,在品牌机里算比较多的。主板芯片采用Q67,使用1155针CPU,DDR3内存,5个SATA口,其中2个SATA3,3个SATA2。光驱位可以改成硬盘位,加上3个原生3.5硬盘位,这才是6个3.5硬盘位,说好的10盘位呢?现在组NAS怎么也得用SSD装系统吧,这个机箱没有2.5的盘位,主板也没有没mSATA,那么就再加装一个4位2.5硬盘笼,这就是10盘位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准系统外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改装好10盘位的内部
采购全套设备价格表如下:
机箱、电源、主板、散热器:惠普8200 MT准系统,290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PU:G645,30元(有点后悔没买个G645T,功耗更低,也是30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内存:DDRR3 2G*2,60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改装件:光驱位硬盘架*2,12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光驱位硬盘抽取架,30元
         2.5寸4位硬盘笼,15元
         SATA供电刺破头,5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合计442元,还剩58元,25一个的pcie转SATA扩展卡够买俩,多增加4个sata2接口。当然,如果暂时没有那么多盘也可以先不买拓展卡,比如我就没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准系统是用泡沫箱包着发过来的,没打木架,但也挺结实,没损坏。品牌机的机箱非常厚实,品质很好,远超一般价格的兼容机机箱。这套准系统的电源也很独特,并不使用普通的24针插头,该电源除了一路4针CPU 12v输出外,还有一路主板12v输出和一路主板其他电压输出,接到硬盘和光驱的线是从主板上的母座接出来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160和P161是外接的SATA电源线,下面的两个是电源输入主板的
这种结构,和惠普家同时代的塔式服务器是一样的。电源功率320w,主板那路12v有16A的输出,以1只3.5机械启动电流2.5A计算,装6只足够。机箱前面有4个usb2.0,6代主板没有usb3.0,想要原生usb3.0的话,可以选择惠普8300,也就是8200的升级款,使用Q77主板,价格贵了90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康舒代工的320W电源
MOD改造:虽然准系统里几乎什么都有了,但还需要一定的改造才能变成10盘位NAS,改造项目为光驱位改硬盘位,增加SATA供电头和2.5寸硬盘笼。
准系统自带一个DVD刻录机,但现在已经过时了,所以把它拆下换成可抽取的硬盘架。这个机箱采用了特制的快拆结构,在光驱上扭好螺丝再拆装就不需要螺丝刀了,这也是品牌机的好处。而且厂家细心的将额外的螺丝都上在了机箱上,方便用户自行加装。在另外两个光驱位上,笔者选择了普通的硬盘架,主要是觉得NAS硬盘热拔插也没啥必要,如果愿意,也可以装3个可抽取式硬盘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光驱位改硬盘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所需要的螺丝都在机箱上,此时还未改2.5硬盘笼,SSD就随意摆着
接下来就是考虑2.5寸硬盘笼和供电线了,品牌机虽然没有背线,但线缆的长度都是定制的,刚刚好够用。这套准系统从主板母座上分出两条SATA供电线,共有5个SATA供电头。现在需要增加5个,这就需要刺破头了。
先把2.5寸硬盘笼在机箱里摆放一下,发现粘在pci槽的前面比较合适,反正pci槽也用不到,那么供电线就从硬盘位那一路改造即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两只SATA电源线
2.5寸硬盘只需要5V线和地线2根,用一段音箱线即可。先将2.5寸盘装到硬盘笼里,一次至少装2个,来确定间隙,然后把sata刺破头插上。刺破头有5个线位,5v线是中间那个,其对应的地线是靠数据口方向旁边那个,把线用平口螺丝刀捅到底,再拿万用表测一下导通,就可以盖上盖了,直到做好4个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ATA供电线的线序,从左至右分别是12v,地线,5v,地线,3.3v,其中3.3v已经无用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制作硬盘笼专用供电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做好4个头
接着将供电线对应的电缆用美工刀切开一小段,漏出线芯但不切断,将新线缠绕在上面,用电工胶带包好,再将连接处用扎带固定即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扒开电源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接入电源线
将硬盘笼用双面胶贴在机箱底部,连上线,上电一试,嗯不错,没有BOOM,两只2.5寸盘都识别,改造成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SD和2.5HDD都正常工作
改造完成后,除了系统SSD可以有个安稳的窝,还可以装3只2.5寸机械盘,用来做下载盘,毕竟2.5寸盘噪音发热功耗都低;大容量的3.5寸盘只用来存储,将伤盘的下载任务交给小容量2.5寸盘,防止大容量硬盘的损坏。此外2.5寸盘功耗很低,只用5v电,也不会给电源带来额外负担。
关于系统:笔者选用了Win7,因为Win系统比较熟悉,文件格式也比较常见,硬盘坏了都可以拿到其他电脑上恢复。能用Win解决的,就不让其他OS搅局了,实用优先,拒绝折腾。而且Win上常用下载软件,百度网盘或是115或是挂pt,也比较方便,其他OS难以相比。Win10更新后在局域网下无密码分享东西设置起来极其麻烦,笔者深有体会,所以这次还是用Win7。
目前新装机,还没有上硬盘,所以软件还没弄,只是先装了TeamViewer,来实现远程操作。笔者选择无论是局域网内还是外网都用TeamViewer,关闭Win7自带的远程,以提高安全性。TeamViewer目前国内已有代理商,据说会将非商业用户的正常使用胡乱判定为商业用途,使其失去免费使用资格,所以笔者从国外站点下载了安装包。
系统盘笔者选择了47元包邮的光威猛将32G固态,垃圾是肯定的,但比机械快多了。这种盘是新出的,比早年的MLC小容量固态要快,加上系统盘写入也有限,光读取的话应该寿命不会很短。32G装入win7旗舰版原版ISO,关闭系统睡眠,解放其占用的C盘空间后,还剩9个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光威SSD
关于Raid:
装系统前要选硬盘运行模式,Q67主板支持Raid,但笔者还是选择了AHCI单盘运行,因为用Raid会导致硬盘无法休眠,增大硬盘使用时间,而且提高故障率。关于文件安全这一块,由于真正有价值的文件有限,定期手动多盘备份就好了,而且单盘运行硬盘不容易坏,就算坏了也有办法恢复内容。单盘运行的另一好处就是硬盘可以一块一块加,不必一次买齐。这样几年后旧硬盘填满,可以买到更大容量更便宜的硬盘。比如笔者14年买的4T硬盘要1000多,现在只要500左右了,1000多已经可以买到8T了。
关于功耗:这套系统经测定在只装SSD的情况下,功耗20w左右,完全可以接受。如果用带T的cpu功耗可以更低,但损失性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待机功耗
关于7*24:笔者的这台NAS不打算7*24开机,因为实在没什么必要。笔者将主板bios设定为断电后再来电则自动开机,配合小米智能插座实现远程开机,系统自动定时关机。计划开机时间为晚上7点到1点,如果以后需要挂pt再说。
不过家里最好还是有一个7*24开机的共享硬盘,方便使用,笔者选用了一个玩客云插俩移动硬盘,里面放常看的电视剧。这玩意零噪音,功耗低,还能挖点矿,但是由于它本质上是一个迅雷的CDN,所以会占用上传带宽,需要在路由器里设置一下限速,否则会影响日常网络使用。
有人会说,不7*24算什么NAS,其实笔者装这个机器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所有数据放到一起,现在已经有五六个移动硬盘了,需要点文件拔来插去的甚是麻烦,还得记得哪个硬盘有什么,都放到NAS上存取和管理方便些。在玩客云上不敢用大容量硬盘,怕搞坏,还是win靠谱。
Pros and Cons:先说缺点,这套系统的缺点就是体积太大,不少人一看这体积就嗤之以鼻,觉得这不算NAS。然而虽然体积确实大了点,但笔者家里已经在阳台预留了6类网线,并接入了家庭主干千兆内网,这货以后就蹲阳台了,所以体积不是大问题。当时装修前便考虑要上NAS,考虑到3.5寸硬盘的噪音,放在书房或卧室或客厅都不合适,便计划着将NAS放到阳台上,故而提前预留了网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阳台就是它的归宿,旁边是洗衣机
Microserver体积的NAS可以放在桌面或柜子上,但占用了宝贵的空间;而要是放在地上,MiniTower也并不比Microserver多占多少面积,毕竟Tower主要是高。
优点来说,一是便宜,500元10盘位比大多数diy都要便宜多了,不少NAS机箱都不止500,更别提成品NAS;二是机箱质量扎实,快拆功能实用;三是电源质量稳定,康舒代工;四是可升级性好,最大支持32G内存,CPU可以上到i7 2600;五是盘位多,6个3.5,4个2.5;六是省心省力不折腾。
总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完成图
本文主要是向值友们推荐了品牌机准系统这一装机方式,便宜高效不折腾,质量也有保证。有意DIY NAS的值友不妨关注一下是否有合适的准系统型号。比如若想要ECC内存,有相应的服务器准系统可供选择;若是想要小点的体积,品牌机也有各类小机箱准系统,就是盘位会少一些,一般最多能装2个3.5加1个2.5,但小机箱主机可以当HTPC用,配合大容量硬盘,也很不错。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矿渣社区 ( 黔ICP备2024020525号-1 )

GMT+8, 2024-6-28 15:09 , Processed in 0.06547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