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6|回复: 0

AMD YES..之前的APU主机(我的A9-9430小主机 DIY之路 )

[复制链接]

883

主题

81

回帖

439

积分

中级渣柚V1

积分
439

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19-9-29 20: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MD YES..之前的APU主机(我的A9-9430小主机 DIY之路 )                           
                           
                           
                            小编注:此篇文章来自#原创新人#活动,成功参与活动将获得额外100金币奖励。详细活动规则,请猛戳此链接!

前言说起攒NAS的缘由,这一句话还说不完。
在2018之前的若干年,我一直使用具备2.5寸硬盘位的笔记本作为个人主力电脑,最后一台此类电脑是X230,装了一块MSATA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盘,另外还有一块2.5寸1TB的机械硬盘。这种兼顾启动速度和存储空间的搭配一直用着还不错,但是X230那块令人诟病PWM调光的垃圾显示屏在不知不觉中损坏了我的视力,另外就是看了AFM插帧(AMD Fluid Motion)的演示视频之后非常长草,所以在去年年底我购入了HP ELITEBOOK 735G5。
这个机器优秀的金属外壳做工、高素质屏幕、高速NVME固态、Ryzen APU良好的性能表现以及完全符合预期的插帧效果让我十分满意。但是缺少2.5寸盘位的超薄机身,以及目前还不够亲民的NVME大容量SSD价位在存储方面造成了一定不便。
最初的想法是外接移动硬盘,但是实践下来有两个问题:
1是AMD芯片组和某讯H1硬盘盒(JMS576方案)兼容性有问题,导致反复掉盘。
2因为UBS供电不稳的关系,长期这么用也会导致硬盘容易挂。
于是就产生了DIY一台小主机用于局域网文件共享和下载的想法。因为一直没有买台式机,加上没有PC游戏需求,所以一开始否定了ATX主机这种搭配灵活但是占地太大的方案。
从去年9月开始我就有意无意在网上观察有没有比较符合需求的方案。

第一阶段:联想M92P
淘宝搜迷你主机最早看到的大概是HP 400G1,接下来就发现了M92P这个销量更大的Tiny Factor机型,TB上大量洋垃圾拆去CPU内存硬盘的准系统,皮毛还算比较新。
11月初下单了一台,配上闲鱼买的G630T(后更换为i3 3220t),4G内存和1T硬盘。
总成本如下:
准系统+电源=411(稍微买贵了一点)
CPU=150
4G内存=107(原本手上还有一条4G)
总计=668 额外购买的1T硬盘=200
一开始看着挺美丽,实际攒起来的费用还是稍微超出了开始的预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M92P主机+电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内部构造
这套设备一直用到了19年3月,用下来有几点感受:
1.体积非常小不占地方,我扔在门后接好DC电源和网线远程唤醒和远程桌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门后放置效果
2.解码能力OK,硬解能力基本可以覆盖1080P以及之下的分辨率,外接电视非常方便。
2.发热量不大,持续CPU满载十几分钟以上温度达到75度左右的热平衡,平时正常使用大概在50度左右。
3.存储扩展能力较差,只能单2.5硬盘。缺点就是9mm2.5寸PMR硬盘能买到最大的只有1TB

第二阶段:T430
19年2月底的时候在闲鱼上闲逛的时候看到了一台液晶屏破损的T430,配置为:
I5-3230M
4G内存
500G HDD
NVS 5400M
价格就500出头,虽然屏幕破了这一点感觉像垃圾堆里拿出来的,但其实还是比较值了。因为和X230同平台,可以使用MSATA固态,再配上光驱位硬盘架可以放置两块2.5寸HDD,于是火速拍下了。
到手后一番整顿总成本如下:
T430=520
4G内存=80
光驱位硬盘架=30
三星PM851 128G=90
总计=72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还是这个熟悉的角落
这套方案算是笔记本兼职的极限形态了,虽然机器本身屏幕不能显示,但因为我平时都扔在角落所以这一点并不太重要。需要播放的时候直接切换到以及外接好的电视机上。这套设备目前还没有完全淘汰,因为第三套设备刚刚才整利索。
使用下来整体感受如下:
1.MSATA+双HDD,优势是相对的大容量,缺点是2.5寸单盘限制在了1T,单位价格贵。
2.散热还不错,日常运行基本上在50度上下,满载会到80度以上
3.虽然有个独显,但好像基本上没有能用得上的地方,而且这玩意还增加了发热
4.不能插帧,不支持4K硬件解码(这个其实是我为了DIY第三套方案的硬编的理由)

第三阶段:ITX瘦主机
笔记本硬盘用了这么久,随着囤积的文件越来越多,看看随便都是4T起步,动辄8T 10T巨大容量的3.5寸硬盘,其实心痒痒了很久。假如有一个方便的外设能够让笔记本的SATA接口延长并加上12V供电来方便地驱动3.5寸机械硬盘,我可能会放弃折腾,毕竟现有方案除了插帧4K基本上也没有性能上的问题。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需要用3.5寸硬盘要么直接就塞进台式机里,要么弄个带供电的3.5寸硬盘盒了,何必没事找事非要折腾笔记本接口加12V供电,这个弄不好还容易出问题不是。
因为设定好了主机放置门后,所以机箱厚度限制在了8CM以内,所以看来看去想要实现支持3.5寸硬盘又不太占位置的小主机基本上有几种选择:
1.有几款品牌定制的小机器能够做到,例如Acer有个Veriton L4620G/L4630G,华硕有个VIVOPC,国产垃圾里面有个游娱宝盒,今年年初流行的星际蜗牛因为体积太大被我pass了。
2.自己装机,ITX+薄机箱还是有几种选择的。
Acer这个分别是B75和B85的平台也就是I系列3代和4代。除开没有AFM之外,这个应该是最合适的方案了,但是有几个地方让我没有选择这个方案,如果选择B75平台,那么这和我现有的设备基本上性能相同,区别就是双2.5HDD变成了单3.5HDD,或许可以把光驱换成一个2.5HDD,但是硬件性能一成不变总让人缺少更换的冲动;如果是B85平台,4代的U在当时和现在看来价格又太贵,4代I3基本上也要个三四百了,总觉得划不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Acer这个机器大小还是比较合适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接口还算比较丰富
VIVOPC是个很紧凑的设计,可惜出货量太小,I3以上的机型基本上买不到,赛扬又太渣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VIVOP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能装下3.5寸硬盘
游娱宝盒就是塑料盒加上J1900 ITX主板,性能渣,做工也是寨厂水准,全塑料外壳,仅一个SATA接口,感觉上还没有星际蜗牛实用。具体可以看本站其他朋友的帖子。
https://post.smzdm.com/p/aek89d63/
否决了这些方案之后我开始把目光投向自己组ITX。先从机箱着手,筛选之后发现立人2007B和大水牛S0203这俩的尺寸属于对我量身定制的,如果不强求3.5寸硬盘,甚至能塞下M-ATX主板。最后在咸鱼上买到了相对便宜的立人2007B,最先搞定了机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基本上找不到更瘦的机箱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内部这么紧凑还是要注意下部件之间是否干涉
到了主板这里就来了很多问题,既然已经对I系列3代4代都没啥想法,再往后的也不要想了,价格承受不起。这样一来就只有小AA可选了,这时候发现了品牌机集成APU的主板这个好东西。看了下BRFC的说明,似乎只要是GCN1.0架构之后的核显都能支持,但是AFM官方说明是要A4/6/8-7xx0起步(GCN1.1)。综合考虑之后放弃了A6/8-6310/6410,保险起见我选定了A8-7410的联想品牌机主板,17x17cm又是DC供电,非常符合我的预期。
正当我准备下单的时候,随手一搜又发现有人在卖HP的集成A9-9430的主板。之前倒是没怎么注意过这个,看了一下这个芯片组是16年发布的末代挖掘机超极本APU,比较糟糕的是单核双线程,虽然主频很高,但似乎高频低能,不过核显配置又比A8-7410新一代(GCN1.2)还支持4K硬解,考虑了一下长远的支持比较好,并且带电源价格非常实惠还包邮,想想还是入手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个主板查询之后来自HP Slimline 270-axxx系列,17x17的规格(安装螺丝孔位不算标准),比较迷你,集成一个SATA通道的M2接口和2个SATA3.0,因为CPU继承了南桥,所以主板上能省的都省了,只剩下很少的芯片(IO、网卡之类)。
买到的这个板成色比较渣,背面有不少划痕,不过上机试了一下好像没什么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主板正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主板反面
硬盘的选择,对比之下我买了块WD 4T紫盘WD40EJRX,没有去折腾8T氦气盘的原因是觉得稍微有点贵,而且好像有点太大了(但现在想想又有点后悔,哪有嫌空间大的)
装机成本如下:
机箱=70
主板+电源=210
8G ddr4内存=160
总成本=440 另外4T硬盘花费536
外观展示机箱放在角落依然合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依然是这个熟悉的角落
但因为机箱比较薄,所以一些没有考虑到的问题逐渐出现。
内存条居然和3.5寸硬盘干涉了!或许窄条内存能解决这个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惜没有窄条可以试
无奈只能用DIY大法把主板往上挪了一下,没法稳稳固定在机箱螺丝柱上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往上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VGA口扣了个螺丝...
散热器的高度凑巧没有高过机箱限制,不过也基本是上下顶着了,正好压紧了没有拧在机箱上的主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虽然内部不太好看,但总算顺利装好了。也恰好这个主板是DC供电,免去了安装内置电源,否则连腾挪的空间都没有。

   
使用感受 关于装机,这里有一个失败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试机的时候尝试想要在一个古董笔记本SATA1硬盘上装win10,安装完成之后死活启动不了卡在win10转圈的地方,重复数次都是一样,都开始怀疑是不是主板问题了,最后换了个SSD问题立马解决。理论上如果HDD速度不够最多影响启动速度,不至于一直卡在转圈处...
系统上理论上是可以用win7的,不过出于插帧的需求选择win10 ltsc,装好系统后装芯片组、集显、网卡驱动,这里没什么好说的。
这里还有个机器系统的问题,可能有人会说为啥不装个群晖?
对我而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需要接电视放视频还要插帧,所以我甚至都不能选择资源占用低的win7或win8,因为缺少相关驱动支持,群晖就更不要说了。二是我经常要下载东西,群晖的下载太渣了。
有人说群晖有好用的APP,不得不说那些APP做的挺傻瓜的,简单易上手,但是只要不那么怕麻烦,win下什么都能做到。
CPU-Z运行截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PU-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内存是跑在2400频率下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渣性能,凑合看看
GPU-Z运行截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DXVA Checker看看解码能力,4K不在话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接下来是装机之前我最为关注的视频播放性和视频插帧测试,装好Andrenalin驱动、BRFC(Blue Sky Frame Converter)、拷贝并设置好Potplayer。
视频播放方面,正如DXVA Checker的结果展示,播4K烤鸭(20~60M三种码率@AVC编码)星际穿越(49M@HEVC)和复仇者联盟4(28M@HEVC)和各种1080P预告片,CPU占用不高,GPU占用七八成。
1080P硬解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080P硬解
1080P硬解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080P硬解
4K硬解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K硬解
4K硬解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K硬解
插帧的情况则没有那么乐观。
测试下来720P以下的视频插帧到60fps毫无压力,丝般顺滑。
720P插帧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20P流畅插帧
720P插帧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20P流畅插帧
1080P的视频会出现帧率不足导致音画不同步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插帧成功应该是59.99之类的帧率,实际只能到达48或者50帧,导致画面拖慢,语音仍然正常,这是mode2模式下。切换到资源相对消耗更小的mode1模式,视频帧数稍微还能再高一两帧,但是依然达不到播放的要求。
1080P插帧@mode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brfc mode2
1080P插帧@mode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brfc mode1
虽然这个结果有点可惜,但是对于200块不到的集成APU主板,只能说是要啥自行车。码率高点的720P在我那古旧的1080P电视上其实效果也还不错。  再者关于APU插帧的讨论在国内兴起基本上是Ryzen上市之后了,之前很少有人折腾这个,本文也算是给后来折腾的人一点参考资料。
同代的A10或者A12哪怕是A6-9500E这种低端U在GPU部分都有着更多的流处理器和计算单元配置,或许就差这么点就能实现1080P的流畅插帧,可惜手上并没有设备能够进行验证,各位有条件的朋友不妨测试下,留言告诉我实际情况。

总结文末我再简单科普一下Ryzen Ridge之前的APU芯片组,主要是搭载GCN集显的那几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Wiki
搭载GCN价格的集显,从2013年发布至今,按接口主要分成两个平台,一种是可更换的AM4接口,另一种是BGA焊接集成在主板,无法更换的。前者主要是台式机和标压笔记本,后者主要是一些低功耗超级本和少数性能垃圾的骗钱一体机台式机。我说骗钱并不是刻意抹黑,你看我这个板子的产品是17年上市,17年的CPU性能差不多等同于Intel的12年同类低端产品,这不是骗钱是什么...还能扳回一点颜面的是集成GPU比Intel强了不少,究其原因是AMD架构走错了方向并且死守28nm制程。
低电压Stoney Ridge平台发布于2016年,是挖掘机架构+28nm制程的最后产品,我这个A9-9430其实是台式机Bristol Ridge平台A6-9500E的阉割缩水版,在那之后2018年又更新了一个A9-9425,提高了最高睿频和核显频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9年的zen架构Raven Ridge架构使用了新制程新架构大大提高了效能,推出之后一时间各种AMD YES,也是终于翻了身。
如果不是像我这种极限省钱流派,弄个Athlon 200GE+a320tm itx主板,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
目前新机器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了,除了挖掘机这个单模块双核双线程再加上高频低能的U比较羸弱,打不过I3之外,其实真正用起来的感受还可以,室温30度的夏天,空载发热只有不到40度,满载十分钟大概78度左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机器组好以后我又看了下,如果在恰当的时候上车,除去体积因素和不能插帧,暴风影音播酷云二代(J3455)是个不错的选择,机箱做工不错,台达电源也比较让人放心,双硬盘位页便于后期扩展,可惜出货量不够大再加上JS一阵炒,与性价比绝缘了。
此外,追求4K播放的话,有几个地方需要注意,有些芯片组虽然具备解码4K的能力,但是如果匹配垃圾主板,有可能无法输出,例如有些便宜的a320主板居然和赛扬J集成主板HDMI接口居然是1.3版本,也就是无法输出4K,这个在很多地方写的并不太清楚,时候需要注意一下,避免踩坑。我这个主板的HDMI接口版本是1.4,最大分辨率是4K@30Hz,虽然解码能力是4K60fps,事实上也是无法输出60帧的。不过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好解决,解码这个事情,交给80块的某讯N1就好了,完美输出4K60Hz,反正也没法插帧!
折腾的经过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给有需要的人一点启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矿渣社区 ( 黔ICP备2024020525号-1 )

GMT+8, 2024-6-28 15:08 , Processed in 0.05345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